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六大看点——结合新会计准则

来源:安徽税务筹划网 作者:安徽税务筹划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8-15
摘要:随着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的陆续发布,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年报的影响渐趋显现。整体来看,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并没有超出年前的热议,先前担心的可能会通过公允价值等手...
  随着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的陆续发布,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年报的影响渐趋显现。整体来看,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并没有超出年前的热议,先前担心的可能会通过公允价值等手段操纵利润的情况并未大面积发生。但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年报的影响仍然是今年年报的主要看点,具体体现在六个方面。

  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价为年报增色

  为了防止上市公司可能利用公允价值操纵金融资产披露金额的情况,在《通知》中特别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应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决策权限,履行相应的决策程序,根据金融工具的持有意图和风险管理目标,合理划分类别并形成明确的书面结论。在后续计量过程中如涉及采用估值模型确定公允价值,上市公司应谨慎选用相关计算参数,并做出充分的信息披露。上市公司不得利用金融工具分类进行利润操纵,对于已经确定类别的金融工具,不得随意变更其类别;发生变更的,上市公司应提出充分证据,并在附注中充分披露。上市公司不得利用金融工具的重分类人为调节各期利润。

  金融资产等可按公允价值计量,这是2006年年报的突出特点。许多上市公司的金融资产在采用新的计量标准后,金融资产披露数据都出现了大幅增长,对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表现影响重大。

  以南京高科(600064)和江南高纤为例。南京高科2006年的财务年报按现有会计准则披露的股东权益为14.1亿元人民币,而按新会计准则编制的股东权益则为24.8亿元,其中差额超过10亿元。原因是南京高科所购买的中信证券(600030)2754万股、栖霞建设(600533)5842万股和南京商业银行17%的股份随着去年的股市牛市上涨逾12亿元。

  江南高纤在2006年12月31日有账面投资成本为200万元的开放式基金和集合理财短期投资,公司将其归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因此,2006年12月31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约ll万元。

  投资性房地产的影响出乎预料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应用指南规定,同类或类似的房地产,对建筑物而言,是指所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相同、性质相同、结构类型相同或相近、新旧程度相同或相近、可使用状况相同或相近的建筑物;对土地使用权而言,是指同一城区、同一位置区域、所处地理环境相同或相近、可使用状况相同或相近的土地。

  《通知》规定:“上市公司应严格对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合理划分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谨慎选择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方法。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也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但同一企业只能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如选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公司应对其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和确定过程进行充分披露。”

  以上两项规定表明,只有从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即在地段、楼层、朝向上有参照性的同类房地产,才有采用公允价值计价的可能。但是,要找到一处完全在这些方面相近的房地产的活跃市场是很困难的。所以,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成为主流,如华业地产(600240)。华业地产在年报中披露:“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产》的规定,公司将现行政策下对投资性房产的核算从固定资产转到投资性房产核算,公司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产进行核算,本事项不影响公司的利润和股东权益。”

  也有的上市公司尚未最终确定自己的计量模式,如金融街(000402)。金融街在年报中披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规定,公司以取得租金或资本增值为目的而持有的房地产,有确凿证据表明其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否则应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公司将深入研究新会计准则,进一步确定投资性房地产及其后续计量模式。”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新准则下公允价值的评定需要由专业评估公司来做,人为因素的介入使公允度的确定存在差异性。在过去为避免利润虚增而僵化地采用历史成本计算,一般会使企业利润缩水。新准则采用公允价值更加公平地体现了企业的现实资产价值,但也可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公司为追求业绩,可变现资产的价值可能会受到操控。

  上市公司普遍受到所得税新准则的影响《通知》规定,上市公司应按照新会计准则的有关要求,严格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不得继续采用应付税款法和原纳税影响会计法。上市公司应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合理确定各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并根据税法规定计算计税基础。对于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形成的暂时性差异,企业应分别按照对未来纳税义务产生的影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必须有确凿证据表明企业未来能够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

  从已经披露的上市公司年报来看,乎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受到所得税新准则的影响。以精达股(600577)和光华控股(000546)为例。

  精达股份在2006年年报中披露:“由于把应付税款法修改为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算所得税,产生了递延所得税资产27342124.02元,扣除计提外商投资企业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的影响数后,调增2007年1月1日留存收益27051360.83元;由于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涉及投资单位与被投资单位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存在地区性差异,将来实际收到被投资单位分红时需要补缴企业所得税,形成了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资产计税基础的差异,产生了递延所得税负债981178.66元,调减2007年1月1日留存收益981178.66元。”

  光华控股2006年年报披露:“公司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制定了公司的会计政策,据此公司计提了应收款项坏账准备。根据新会计准则应将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资产计税基础的差额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了2007年1月1日留存收益755621.08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增加724976.73元,归属于少数股东的权益增加30644.35元。”

  可见,所得税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的收益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收入准则让企业利润增长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及应用指南的有关规定,对分期收款方式销售产品,应按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一次性确认收入,而公司此前按合同或协议规定的收款时间确认收入,此会计政策的变化将对本公司的利润有所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规定,首次执行日后的第一个会计期间,企业应当将尚未确认但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合同或协议剩余价款部分按其公允价值确认为营业收入,并相应地结转成本。

  收入准则的改变实际上扩大了企业确认收入的范围,对很多企业,特别是生产型企业的影响巨大。以三一重工(600031)为例,三一重工在2006年年报中披露:“根据此项规定,本公司将在2007年初确认期初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实现的营业收入,增加利润190383198.40元,扣除少数股东权益2471717.77元,对合并报表利润的影响为187911480.63元。”

  年报显示,三一重工此前一直按合同或协议规定的收款时间确认收入,按照新准则要求将尚未确认但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合同或协议剩余价款部分按其公允价值确认为营业收入,使得三一重工当年主营业务收入实现45.74亿元,同比增长80.28%,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增长85.14%.股东权益变动受新准则影响很大

  由于新会计准则规定,“少数股东权益”不再列为企业的负债,而要列入企业的权益,这就造成上市公司的股东权益大幅增加。

  以江南高纤为例,江南高纤在2006年年报中披露:“公司2006年12月31日按现行准则合并报表中子公司少数股东的享有权益为17017988.80元,新会计准则下计入股东权益,由此增加2007年1月1日的股东权益为17017988.80元。此外,由于子公司计提坏账准备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中归属于少数股东权益为27803.78元,调整后少数股东权益为17045792.58元。”

  根据新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将现行会计政策下对控股子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变更为成本法核算,此项会计政策变更将影响母公司的投资收益,更真实地反映母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以光华控股为例,光华控股2006年年报披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五条和‘通知’的有关规定,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中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差额截止2006年12月31日尚未摊销完毕的余额为 110250713.96元(其中苏州市吉林光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年度报告置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为82288909.85元,苏州太湖华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为27962504.11元)应全额冲销,并调减母公司2007年1月1日留存收益,以冲销股权投资差额后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作为 2007年1月1日的认定成本。”

  以上新会计准则的两项规定对股东权益分别形成增加和减少的影响。

  减值准备转回属个别事件

  根据新准则和《通知》的规定,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资产减值准备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上市公司2006年度应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的要求充分计提相关资产减值准备。对于2006年的大额资产减值准备转回,公司管理层应向董事会提供充分表明转回的合理性和资产价值恢复的证据,董事会应就此进行审议并形成决议。如无充分证据表明原计提减值准备的合理性,应按前期差错更正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应密切关注其长期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并根据有关规定对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进行减值测试。上市公司2007年及以后年度出现重大资产处置,导致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短期内大额转出的,应提出充分证据证明原减值准备计提的合理性,否则按前期差错更正的原则进行处理。上市公司不得在2006年底前突击转回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不得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机会“一次亏足”,或在前期巨额计提后大额转回,随意调节利润;也不得随意变更计提方法。

  从目前已经披露的三百余家上市公司年报来看,上市公司并未出现大规模转回减值准备的情况,但仍有一些公司因为减值准备的转回对年报面貌根本改观。以兰生股份(600826)为例,3月19日,兰生股份发布业绩预增公告,公告中说,根据公司初步测算,预计公司2006年度实现净利润比2005年度增长高达700%以上(具体数据将在2007年3月底本公司公布的2006年年度报告中详细披露)。业绩增长原因主要足以前年度计提的部分投资减值准备预计可以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