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证券-多氟多-002407-深耕电解液溶质大赛道,

来源:华安证券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8-05
摘要:全球六氟磷酸锂龙头,加码布局新材料产业平台公司是国内氟材料行业、全球固态六氟磷酸锂行业龙头企业,产能和出货量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同时加码布局新材料产业平台。目前公...

  全球六氟磷酸锂龙头,加码布局新材料产业平台

  公司是国内氟材料行业、全球固态六氟磷酸锂行业龙头企业,产能和出货量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同时加码布局新材料产业平台。http://www.shui71.cn【税企网】目前公司已形成以铝用氟化盐、电子化学品、锂电材料以及锂电池为主的四大业务板块。http://www.shui71.cn(税企网)铝用氟化盐板块,公司拥有无水氟化铝产能33万吨,高分子冰晶石产能1.2万吨,产销量、出口量持续多年保持领先地位。电子化学品板块,依托公司自有氟化工技术积累,转向打造电子级无机酸生产线。目前公司拥有电子级氢氟酸产能5万吨,并加速布局电子级硫酸、电子级氨水等湿电子化学品,产品矩阵日益丰富。锂电材料板块,公司已经形成了以六氟磷酸锂为主,双氟磺酰亚胺锂等新型电解质锂盐为辅的战略布局,产品协同效应更强。锂电池板块,公司目前拥有产能3.5GWh,正在加速推进南宁20GWh锂电池一期项目的建设。公司以氟化工为基础,加码布局新材料产业平台,未来将形成电解液溶质+湿电子化学品双轮驱动的格局。

  六氟磷酸锂产能3年3倍,景气回升盈利中枢有望上移

  公司加速建设并释放六氟磷酸锂产能,2022-2024年产能依次将达到5.5万吨、9.5万吨、15.5万吨,产能规模3年3倍。公司主营产品六氟磷酸锂景气度逐步底部回升,短期来看随着疫情逐渐好转,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回暖,带动动力电池及电解液需求回升,六氟磷酸锂需求有望逐步释放,产品价格将触底回升,公司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改善。长期来看,成本叠加规模优势有望助力公司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稳固公司龙头地位。目前六氟磷酸锂价格逐步接近低位水平,行业景气度有望逐步回升,公司盈利中枢将逐步上移。

  电解液溶质赛道长坡厚雪,打造“成本+技术”两大核心护城河

  长期来看,电解液溶质赛道长坡厚雪。从需求端来看,未来十年新能源汽车有望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速,电池端需求增速则远高于30%,预计动力电池材料需求也将实现高速增长。同时电化学储能等行业的兴起将成为带动锂电材料需求增长的又一极,预计2025年电解液溶质总需求将达到26万吨。从供给端来看,虽然目前产能规划已经接近50万吨,但以多氟多、天赐股份为代表的龙头公司扩产为主,未来行业龙头公司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龙头公司将凭借规模优势、成本优势和客户优势获取更多市场份额。未来,成本与技术将成为电解液溶质行业的两大护城河。从六氟磷酸锂的角度来看,未来竞争格局将变得激烈,具备更强成本控制能力的企业有望脱颖而出。公司布局上游原材料氢氟酸和五氯化磷,通过自制氟化锂使得原材料成本更低。同时,公司改进生产工艺,自研双釜法,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原料利用率。而且此工艺下单吨六氟磷酸锂投资额显著降低,成本优势进一步凸显。从新型电解质的角度来看,行业的技术迭代速度更快、进入门槛更高,因此产品的溢价能力更强。电解质行业龙头公司凭借超前的布局和长期的技术积累有望率先实现突破,原先的客户优势将助力其产品快速放量,充分享受新技术带来的红利。公司提早布局了双氟磺酰亚胺锂等新型电解质锂盐并实现了技术突破,现有双氟磺酰亚胺锂年产能1600吨,正在扩建1万吨/年新产能且成本有望降至和六氟磷酸锂相当,公司有望凭借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在电解质行业实现高速发展。

  湿电子化学品产能3年5倍,有望打进顶级半导体厂商供应链

  公司现具备年产5万吨电子级氢氟酸的产能,其中半导体级1万吨,并且已经实现批量出口。未来公司规划将产能扩张至20万吨,进一步抢占国内高端电子级氢氟酸市场。同时,公司大力布局其他湿电子化学品,包括电子级硫酸。电子级盐酸、电子级硝酸、电子级氨水和电子级BOE,预计在2024年总年产能将达10万吨。届时公司湿电子化学品将实现3年5倍的产能增长,并打进顶级半导体企业的供应链体系。目前公司电子级氢氟酸已经突破至UPSSS(G5)级,并且顺利通过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的验证,彰显了公司强大的研发实力和产品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公司还具备年产4000吨电子级硅烷产能,纯度达到99.9999%,即6N级,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液晶显示、光伏行业及镀膜玻璃等领域。随着公司湿电子化学品产能快速释放,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投资建议

  公司将形成电解液溶质+湿电子化学品双轮驱动的格局。公司是晶体六氟磷酸锂行业龙头,产能3年3倍,市占率进一步提升。新型锂盐双氟磺酰亚胺锂新建年产能1万吨并成功实现技术突破,成本有望大幅降低。同时,公司大力布局湿电子化学品,产能3年5倍,并有望打进顶级半导体厂商供应链,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极。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57.17、244.54、334.2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8.47、42.26、63.01亿元,对应PE分别为12、9、6倍。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行业竞争加剧;

  (2)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3)原材料价格波动;

  (4)公司扩产进度不及预期。